7月9日,“文脉相连,命运共筑”常州大学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继续向太湖之滨进发,他们来到江苏宜兴体验国家非物质遗产——宜兴紫砂陶器的制作技艺,探寻绘画大师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上午, 中外大学生们来到了宜兴蜀山脚下的古南街,这里店铺林立,青石板路犹存,陶器大师们的故居和商行旧址各有风格。从古至今,古南街上家家户户打泥做陶,生活宁静富足。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宜兴紫砂同业公会,深入了解了紫砂陶业的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以及紫砂陶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历程,这里不仅见证了紫砂陶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持续创新与进步,也彰显了其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工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鲍明亚的陶艺工作室学习紫砂壶的制作。鲍老师向同学们说道:“揉泥是为了使泥料更加均匀和细腻;制坯是将泥料塑造成壶的基本形状,使壶身匀称美观;雕刻和装饰则是紫砂壶制作的点睛之笔。” 在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揉泥、制坯、雕刻和装饰等技艺,不一会儿一个个刻有校训“责任”的紫砂壶就新鲜出炉了。来自孟拉加国的留学生谈书墨在感慨道:“紫砂陶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器具,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在制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每个步骤的复杂和精细,陶器工艺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凝聚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孟拉加国也是陶器使用大国,但工艺技法没有宜兴陶器这么精美。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些传统技艺,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
随后,中外大学生们来到丁蜀镇上坝村稍作休息,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茶园在青山绿水间延展,游客来往络绎不绝。在与茶农们的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近年来,上坝村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产业优质”的特色村,他们以“特色田园乡村”“生态宜居示范村”创建为契机,促进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升级,通过涧滩清淤、老旧农房危房改造改善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建设,还涧于村、还景于民,提升了农村生活品质,形成了规范的制度体系。同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点亮美丽“村居图”,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从普通农村蜕变为新生态文明度假村,从农庐小舍到诗画田园上坝村的华丽转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下午,实践团参观了宜兴徐悲鸿纪念馆,深入了解了徐悲鸿先生的生平经历与艺术成就。徐悲鸿出生于宜兴屺亭桥,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绘画技艺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年徐悲鸿人物肖像画作的比例并不是那么协调,为此,他特地远赴欧洲求学,精益求精,深入研究并吸收了西方素描技艺的精华。为画好“马”他在法国驻足,专门学习了解刨学。回国后,徐悲鸿积极推动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创作了《奔马》、《愚公移山》等优秀作品。他不仅擅长油画和素描,还在国画方面有所建树,他的作品融合了不仅融合了中国画的神韵和西方绘画的精准,还流露这深厚的民族情感。抗战时期,徐悲鸿通过举办画展筹集资金,支援抗战前线,他也曾多次卖画以解民众疾苦,展现了中国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他的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来自斯里兰卡的穆娜表示:“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徐悲鸿先生的作品让我深受感动。他不仅在艺术上追求卓越,更在国家危难之际,以自己的艺术才华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这种精神在我们国家也极为珍贵。他的艺术不仅跨越了国界,更跨越了时间,传递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爱。我希望能够将这种精神带回我的国家,让更多人了解并受到激励。”
此次实践活动使中外大学生们体会到了宜兴的文化魅力和活力。这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中外学生们加深了对宜兴的了解和敬意,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解,也增强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据悉,中外大学生们将深入探索江苏特色的文化精髓,为弘扬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倪妮、王卫卿 摄/陆天恒 通讯员/倪妮 审核/储志新)